专业专注26年
京东淘宝微信
全国免费专线:
400-058-9777
联系方式
艾灸的起源,我们从艾灸的作用说起!
所在位置:主页 > 公司新闻 >

艾灸的起源,我们从艾灸的作用说起!

   \

        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用火,久远于针法及其他医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璀璨明珠。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或患病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许多古籍中都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如我国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著人。”意思是说在吴国(今江浙一带)蜀(今四川、重庆等地)游览之时,在身上施灸两三处,可以起到预防瘟疫疟疾等传染病的作用。这说明艾灸有防病的作用。
 
              \
 
        又如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这段文字则说明了艾灸不仅可以防病,而且调病作用广泛。
 
        千百年来,传统医学之理论和临床实践,始终贯彻着“治未病”的养生思想。早在《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后世医籍,也常能看到防重于治之记载。

              \

 
        灸法养生,不但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喜爱,更主要的是效果卓著。《内经》有云:“灸则强食生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宋窦材《扁鹊心书》:“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艾灸通过用艾绒熏灸穴位疏通经络,活血理气,补充身体阳气排除病邪,调理身体的亚健康状况,这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