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话: 400-058-977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加盟案例

咨询电话:15668010727

24节气艾灸艾灸疗法,艾灸产生大健康。 {艾灸加盟}

时间:2022-09-02 09:02:46   来源:爱灸堂

艾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在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4节气灸艾灸疗法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腧穴进行艾灸,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为什么要选择节气灸 由于节气前后气候变化较大,一个人如果有旧疾或宿疾,其适应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就弱,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发病或病情加重。如果在此时用艾灸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的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当外界环境及气候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如《黄帝内经》所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4节气时间表穴位
立春(公历2月3~5日) 立春养阳助生发 艾灸百会、风府、风池、肝俞、胆俞、可补阳气、清热解毒
雨水(公历2月18~20日) 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湿邪易困扰脾胃 艾灸天枢、三阴交、足三里、风市、涌泉可以健脾利湿
惊蛰(公历3月5~7日) 惊蛰护肝正当时 艾灸肝俞、胆俞、三阴交、足三里、肩井可补足阳气以健身
春分(公历3月20~21日) 补肝肾是关键 艾灸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可以补充肝的精气
清明(公历4月4~6日) 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 艾灸神阙、关元、气海、涌泉
谷雨(公历4月19~21日) 风热感冒流行 艾灸足三里、天枢、大椎可以清肺热、防感冒
立夏(公历5月5~7日) 养心正当时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天枢、脾俞可以养心败火最安全
小满(公历5月20~22日) 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 艾灸脾胃区域可以除湿、除内热、除湿邪
芒种(公历6月5~7日) 谨防梅雨伤 艾灸肝俞、肾俞健脾祛湿
夏至(公历6月21~22日) 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调理脾胃,清暑利湿
小暑(公历7月6~8日) 小暑谨防暑湿至水肿 艾灸丰隆、承山、会阴可以健脾祛湿
大暑(公历7月22~24日) 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艾灸关元、足三里、背部俞穴
立秋(公历8月7~8日)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艾灸各个关节、脾俞、足三里、丰隆可以祛湿养胃
处暑(公历8月22~24日) 防温燥 艾灸腹部穴位,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白露(公历9月7~9日) 当养阴 艾灸血海、内关、神阙、关元、气海、天枢预防着凉易泻肚,和养阴
秋分(公历9月22~24日) 防燥凉 艾灸气海、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可保养肺阴、护肺和养阴
寒露(公历10月8~9日) 防寒凉,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 艾灸涌泉、足三里、三阴交、可以保护下身暖和。艾灸肩井、天宗可防肩周炎
霜降(公历10月23~24日) 宜进补,补冬不如补霜降 艾灸风门、风池、肺俞、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可化痰祛湿
立冬(公历11月7~8日)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艾灸膀胱经可养护阳,补肾精
小雪(公历11月22~23日) 温肾阳 艾灸肾俞、涌泉、足三里可养肾,保护阳气
大雪(公历12月7~8日) 要温补,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艾灸涌泉、肾俞、肺俞可温补不受寒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 护阳气 艾灸肾俞、至阳可以保护阳气,藏住肾精
小寒(公历1月5~7日) 宜养肾 艾灸肾俞、涌泉、足三里、对养肾,保护脾胃有显著效果
大寒(公历1月20~21日) 润肺除恶燥 艾灸肺俞、大肠俞、中府并清痰饮食、可润肺、保暖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