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孟子;离娄篇》: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针灸易学》强调:灸疮(泡)必发,去病如抓。 唐代药王孙思邈赞叹:艾火遍身烧,祛病如把抓,奇哉!妙哉! 《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
我国民间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妇人常施三里灸,面似桃花身如柳。 灸法大家谢锡亮说:火有拔山之力,灸有回死之功。 《中国针灸》认为:凡病人五脏功能没有出现绝证者,只要坚持艾灸,就可痊愈。
《中医药研究参考》(1976)报道艾灸有抗癌的作用。 日本须藤作做灸法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灸法对恶性肿瘤和癌细胞有抑制和治疗作用。 《神灸经纶》说,“夫灸取于人,其火热而快,柔而刚用。能除阴霾,行而不守,入脏腑,以艾炙心香为灯芯。能清十二经脉,走三阴,调气血,治百病,有一掌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