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话: 400-058-977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加盟案例

咨询电话:15668010727

间接灸的类型和具体方法 <经络养生加盟>

时间:2022-08-26 11:28:52   来源:爱灸堂

间接隔物灸将一层药片(单方、复方均可)放置于艾炷与皮肤之间,施灸时可以同时发挥艾灸与药物的功效。现介绍几种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
间接灸-隔姜灸

隔姜灸

把生姜切成直径3厘米左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在中间用针穿剌10个以上的小孔,上面放置中或大的艾炷,然后再将姜片放置在施灸的皮肤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换新艾炷再灸,若姜片烧焦也可更换。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难忍时,每将姜片向上稍提起,或缓慢地移动姜片。隔姜灸的应用很广泛,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对咳嗽、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风寒湿痹、瘦证和痛经等证均有较好疗效。

隔蒜灸

用新鲜的大蒜头(独头紫皮蒜最好)切取厚约〇.3〜0.5厘米的薄片,或将蒜捣成泥制成蒜饼,用针在中间扎出几个小孔,上面放置中或大的艾炷,然后再将蒜饼放置在施灸的皮肤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换新艾炷再灸,每灸4〜5壮换一次蒜片。一般灸5〜7壮。因大蒜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要避免起泡,可将蒜片向上稍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瘰疬、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炎、腹中积块及溃破的疮疡等。

隔盐灸

此法用于脐部,(神阙穴),患者取仰卧位,将纯净的食盐填于脐部(气温较低时,可将食盐稍微炒温),使之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点燃后待患者感到灼热时更换艾炷,一般灸3〜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复脉固脱之功,危急之时应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患者神志及体温恢复。 临床上用于治疗虚脱昏迷、泄泻、腹痛、癃闭、尿灌留、低血压、中暑等。

隔葱灸

取适量的葱白捣烂如泥,平敷在肚脐周围,厚约0.2〜0.3厘米,葱泥上放置数个大艾炷同时点燃施灸,以脐内感温热舒适不觉灼痛为度。葱白性味辛温,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隔葱灸主要用于治疗虚脱、肠胀气、阴寒腹痛等。 隔物灸除采用以上四种材料外,还可辨证选用豆豉、胡椒、韭菜、面粉、硫横、黄土等材料,或用中药打粉加入其中制成药饼,作为隔物灸的药片。 第一次做间接灸的时候注意热度,防止起水泡,如果起水泡涂上万花油,就可以。如果水泡太大要从边缘刺破放出水液,盖上纱布或者创可贴。

【/h/】间接隔灸在艾炷和皮肤之间放置一层药片(可以是单片,也可以是复方),可以同时发挥艾灸和药物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临床常用的几种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