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高血压、低血压、半身不遂和关节炎可按此法艾灸治疗。
2。高血压患者,第1 ~ 7天穴位艾灸4个周期后,第8天开始艾灸。艾灸百会、哑门对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头痛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艾灸太早,因为经络不通,艾火不旺,聚集在头部导致头晕。因此,宜先灸中下层穴位,再灸头部穴位。
3。在以上穴位循环灸至痊愈,每天灸肚脐30分钟。
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或高血压合并肾脏疾病的人,常出现排尿异常、腰痛、眼睑、下肢水肿等症状。先对以下穴位进行循环艾灸(每天灸脐30分钟),待肾脏疾病好转后,再将以下三组穴位与前述高血压常规艾灸穴位相结合。
艾灸顺序
(二)高血压典型病例介绍
例1:Ma & times;& times男,住6018单元。
(1)病史及症状:1962年7月信云:本人患高血压5年。一年前我的血压普遍在24.0 ~ 20.0/16.0 ~ 12.7千帕(180 ~ 150/120 ~ 95 mmHg),反复治疗也没有效果。经过今年的治疗,我已经能够治疗我的高血压。
(2)治疗:对应灸后,1962年7月11日开始自灸: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号环跳、阳陵泉各25分钟;3、石丰、参麦各25分钟;4号,肩背和曲池各25分钟;5、风池、挂钟各25分钟;6日,耀阳关和委内瑞拉各30分钟。穴位艾灸6天以上,每日30分钟。艾灸3周后,血压降至17.3/12.0kPa(130/90mmHg),食欲大增。我每天可以睡6个小时,头晕和疼痛也减轻了。加两天穴位;1、百会、直门各20分钟,合谷25分钟;2日,各20分钟为会、柱虚、盛衰,灸配前穴循环;艾灸4周后,血压降至16.0/10.7kPa(120/80mmHg),头痛减轻,头晕停止,每天睡9小时体重增加4公斤。艾灸半个月后,血压降至14.7/9.33kPa(110/70mmHg),症状全部治愈。
第二年,我收到了病人的来信,知道他的病没有复发。
例2:Xing & times;& times男,61岁,住天津市和平区兰州路。1963年12月9日首次访问。
(1)病史及症状:5年前患高血压,当时最高血压为30.7/18.7 kPa(230/140 mmHg);四个月前血压22.0/16.0kPa(165/120mmHg)。症状:头晕,失眠,乏力,畏寒,左肋疼痛,腹胀,大便干燥,腹泻。检查:体柱及四肢内外穴有压痛,胃腔、肚脐硬而压痛。
(2)治疗:授予艾灸法,由温灸爱好者童&次;& times艾灸。先治胃肠郁结:1日中脘、足三里各取30分钟;2号,闸机30分钟,闸机20分钟。3、舒天30分钟,夏府60分钟;4、漳门30分钟,气海60分钟;5、葛宇25分钟,钟山和朱雀各30分钟;6号皮数和三阴交各25分钟。穴位艾灸6天以上,每日30分钟。艾灸2个月后,大便正常,左胁部不再疼痛,腹部全部放松,食欲增加,身体也变得强壮了。在去某个地方工作的路上,我不得不休息3次,但现在我一次也不休息。高血压常规艾灸前7天取穴:艾灸近3个月,测血压22.7/9.33kPa(170/70mmHg),饮食、睡眠良好,工作无疲劳感,但时间长了还是头晕。艾灸半年后,血压稳定在21.3 ~ 20.0/10.7 ~ 9.33 kPa(160 ~ 150/80 ~ 70 mmHg),走路轻快,疲劳时没有头晕。
例三:吴&时代;& times女,53岁,住天津市南开区。1960年10月20日第一次访问。
(1)病史及症状:1959年2月,左侧头痛,严重到每天卧床休息。当时被送到南开医院,测得收缩压32.0kPa(240mmHg)(低压未能记清)。治疗8天后,他出院了。1960年2月,因高血压住进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但治疗仍无效。他来诊所时已经卧床1年8个月了。症状:头晕、头痛、不愿睁眼、不愿说话、吃饭时坐起、饭后卧床:耳鸣、失眠、心悸、盗汗,胃里有烧灼感和硬物者闷,咀嚼食物时有无力感,所以吃得少;腰痛。
(2)治疗:一、艾灸以下四穴: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号,闸机30分钟,闸机20分钟。3、下腹、丰隆各30分钟;4日,挂钟,三阴交合各25分钟,每日环灸30分钟。
10月26日,艾灸6天,感觉腹部被拉伸,胃肠蠕动增强,有食欲,但无法咀嚼。有时我的头仍然感到轻微的眩晕和疼痛。求3天穴、前穴循环灸:1、曲池30分钟,关元60分钟;2、神门25分钟,脐60分钟;3、劳动宫30分钟,中柱60分钟。以后还会加5分:第1天,居缺30分钟,齐海60分钟,合谷25分钟;2号,银岭泉、赵海各25分钟;3、手三里、合谷各25分钟;4号口车20分钟,曲池25分钟,官园60分钟;5号凤池、卫中和昆仑各20分钟。
12月7日,我能坐20分钟了。吃饭的时候感觉上牙很强,下牙还是很弱。
1961年1月30日,他已能在床上爬行,头晕和心悸也停止了。他睡得很好,其他症状都大大减轻了。但是他爱笑,将近半个月都控制不住自己。求灸1天,大令、列确各25分钟;2号,甘舒、重阳各25分钟。
2月11日,自嘲症状加重。
2月24日指示停止之前的艾灸方法,按压;常规艾灸治疗高血压;继续艾灸(不是第8天艾灸)。
3月8日,我可以下地了。
9月2日,我已经可以经常在医院坐坐了,但是身体还是很虚弱。
1962年5月12日随访,表明可以随意外出活动,病情没有复发。
(三)临床经验
温灸对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艾灸后,部分患者血压逐渐稳定,甚至恢复正常。有些重症患者,艾灸后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不正常。但头晕、头痛、腿软、失眠等症状会明显改善。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而肾脏、内分泌系统、电解质等则参与了发病的过程。判断高血压以舒张压(低压)为主要依据。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可见于青年人。
一般成年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rnmHg,舒张压≤90rnrnHg。收缩压>140rnnHg或舒张压>90mmHg均称高血压。介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称临界高血压。
(一)治疗
一般可按高血压及半身不遂的常规灸法灸治。
高血压、半身不遂的常规灸法
艾灸顺序
高血压患者,第1 ~ 7天穴位艾灸4个周期后,第8天开始艾灸。艾灸百会、哑门对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头痛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艾灸太早,艾火因经络不通而不能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