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话: 400-058-977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加盟案例

咨询电话:15668010727

艾灸多久有效果,怎么灸? 《艾灸》

时间:2022-08-20 00:52:51   来源:爱灸堂

收到一个刚接触艾灸艾灸朋友的反馈。在艾灸的最初几天,艾灸区域出现大量出汗,治疗效果明显。但一段时间后,艾灸部位基本没有汗液排出,此时症状尚未恢复。这位艾灸朋友疑惑了:要不要继续艾灸艾灸的频率如何合适?艾灸多久有效果,怎么灸?有很多艾灸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一劳永逸的解释一下问题。 艾灸多久有效果? 原则一:虚实相生,寒热相生,时间频率不同。 关于艾灸的适应症,《医学概论》是这样评价的;;;虚灸使内热助元阳;实灸使实邪随内热消散。冷灸者,使其气复温;热灸者,诱发热郁,使火燥。;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艾灸可以适用于任何虚证、实证、寒证、热证,只是艾灸的量、手法、配穴不同而已。 但是,请注意一点。虽然艾灸寒热皆可,但艾灸有一定的偏向性。大地之阳;最擅长虚证和寒证。所以,只要遇到虚证和寒证,都不用担心3721,艾灸就对了! 至于实证和热证,会因人而异。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三个原则 1.从灸量上看,实证和热证的灸量要适中,时间要短(如有盗汗、手足热、口干口渴、黄池小便、大便干燥等热的表现时。,艾灸要适当减量)。 2.从手法上看,泻法多用于实证、热证,补法基本用于虚证、寒证。 3.从配穴的角度来说,实证、热证必须滋阴,所以下焦、腿是必须灸的部位(比如阴虚的人必须灸三阴交、太溪、涌泉等滋阴穴位,以达到阳中求阴的目的)。 原理二:治病艾灸和保健艾灸的时间和频率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身体没有疼痛,建议你做艾灸保健,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到2小时,基本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但不代表保健灸就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需要经常艾灸,长期坚持。我们做过统计,比如天生体质差的人(比如阳虚的人),一般需要定期艾灸保健穴位(比如大椎、命门、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半年甚至一年,让自己的体质得到明显改善。 如果已经出现了疾病的症状,当然艾灸的频率自然要比保健艾灸频繁很多,单次艾灸的时间也要相对延长。文章来自艾灸医生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具体到不同的疾病,艾灸的频率和时间也不同。具体如下(下;短期;和;长期;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 1.该病为浅层短期灸,深层长期灸。 从皮毛、肌肉、筋、髓,越往深处,病越重,越难治。在疾病的浅层,艾火的热量和药性很容易到达病灶,疾病自然很快痊愈。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同样是恢复,浅层的病需要的时间肯定比深层的少。 这个道理,《扁鹊遇上蔡桓公》早就告诉我们:从皮肤,到肠胃,最后到骨髓,病越来越深,越来越严重。对于医生来说,增加了治疗难度;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时间延长。 2.病在经络短灸,脏腑长灸。 在病变的经络中,只要打通经络,让血液自由流动,病变就会被排出体外。但如果病在六腑(膀胱、胃、胆、大肠、小肠、三焦),那么艾灸时间一定要多;如果正气虚弱,疾病继续向五脏(心、肝、脾、肺、肾)内移,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因为除了治病,还需要更多的艾灸来帮助正气健康充足,病邪就会很快退却。 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灸友灸初出汗,说明表邪已除。但继续下去后,艾灸部位停止出汗,同时还没有恢复,说明体内深层的致病因素还没有消除,体内的残毒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停止艾灸,就是半途而废。解决的办法是:继续艾灸,扶正气,直到所有的病邪都被消灭。 六腑的症状,一些较轻的症状,如胃炎,一般艾灸1-3个月后效果明显。但不代表好了之后就可以中断。彻底根除需要很长时间。 3.短期灸形质不变,长期灸形质变。 形状变了是什么意思? 比如一个人的子宫很冷很湿,但是没有子宫肌瘤。在这种情况下,艾灸可以祛寒湿。但是如果子宫肌瘤已经长出来就麻烦了,因为除了消除寒湿,消除子宫肌瘤形成的条件,还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症状。肿瘤变大变小,小肿瘤消失;。这自然不是艾灸几次就能治好的。 4、患病时间短,短期艾灸;久病久灸 病程短说明病情相对较轻,治疗难度大,可适当减少艾灸时间和次数。但对于腹泻、急性感冒等急症,在症状消失前应反复艾灸,频繁艾灸,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后,建议艾灸3次,巩固效果。 注意:如果是危害较大的急性或突发性疾病,建议立即就医!因为艾灸是持续起作用的,不是马上起作用的,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孩子突发高烧,难以遏制,必须马上就医! 久病主要是指慢性病(包括妇科病)。慢性病一定要长期艾灸!因为;久病会造成血瘀;;久病必虚弱;慢性病患者大多身体虚弱,需要补虚益损。这不是光靠调理就能做到的。只有长期艾灸,体质改善,全身调理才能有效。 当然,长期艾灸不等于天天艾灸。建议隔天灸或每周休息1-2天,但一定要注意规律,这样艾灸效果才能好。 一般来说,像慢性病,至少需要3个月,也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腿冷等慢性病,建议常年艾灸。有个艾灸的朋友,慢性支气管炎将近20年了。她坚持艾灸3年,每周5天,每次1-2小时。现在快70岁了。即使气候再变,慢性支气管炎也不会复发。 原因:常年艾灸改善体质,增强体质,使病邪难以在体内作祟。 原则三:经络原穴在时间和频率上不同于其他穴位。 原穴起源于《黄帝内经》,是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特殊穴位,是脏腑原始之气经过和停留的地方。 原,有原真元的意思。气来源于脐下之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气在五脏六腑中通过三焦运行,到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因此,当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在相应的原穴上,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可以推断脏腑的盛衰。 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临床上,艾灸原穴可使三焦元气达到,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病抗病邪的作用。因为原穴极其重要,所以原穴的艾灸时间要比其他配伍穴长。 原则四:以艾灸后的感觉为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艾灸的频率是多少? 这需要涉及到疾病、症状等具体因素,因为中医讲究辨证,不同的疾病、症状、人群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艾灸大师再聪明,在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下,也不能妄下结论。所以艾灸也不能照搬书本。有一个简单的标准:以艾灸后的感觉为准! 比如今天做了2个小时,效果不错。后天可以继续做。如果哪天有点上火了,那就减少灸量,减少灸时间,多灸养阴穴;如果还生气,休息2天就好了。这样,自己调整艾灸的量和时间,效果刚刚好的时候,就把艾灸的量和时间定为标准量。 比如今天关元在艾灸,产生了明显的艾灸感。那么关元应该是主要的穴位,这个穴位的艾灸时间要尽量延长。 我们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是,很多灸友一摆脱病痛就对艾灸望而却步。这些艾灸的朋友大多是刚接触艾灸的人,从来没有尝试过身体如何适应艾灸。所以我们建议这些艾灸的朋友,平日里多去探索,多去关注。一两个月后,每天灸多久,一周灸几次,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