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俞穴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该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其它:月经不调等。肝俞穴位置视频
【穴位配伍】配支沟穴、阳陵泉穴治胁痛;配太冲穴治目眩。 配期门,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配百会、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眩晕。 配肾俞、太溪,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 配大椎、曲池,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配睛明、风池、光明,治青光眼。 配胆俞、阳纲、期门、阳陵泉,治肝炎、黄疸。 配大椎、风池、太阳、肾俞,治视网膜出血。 【刺灸法】 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附注】肝的背俞穴。 【穴义】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穴性特点】 肝俞穴是肝之背俞穴,与肝脏有内外相应的联系,为肝经经气输注之处,能治疗众多肝脏病症。 肝俞穴既能益肝,又能泻肝,肝血不足则益之,肝经瘀滞则泻之。该穴可疏肝明目、利咽止痉。 【名解】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发肝脏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挑刺肝俞解抽搐 《针灸甲乙经》中载:;痉,筋痛急互引,肝俞主之。;气郁伤肝,肝失条达疏泄,郁久化风,升发太过而致肝脉拘急,出现抽搐。《灵枢·脉度》篇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开窍于目,肝经;连目系、上出额;,因此肝俞可治疗前额与目的疾患。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毗,故肝俞穴不仅能治肝病,也能治疗多种眼病。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认为:;痉,筋痛急互引,肝俞主之。;杨继洲《针灸大成》中也有相似的记载,认为肝俞穴;主多怒,黄疸,鼻痠,热病后目暗泪出,目眩,气短咳血,目上视,咳逆,口干,寒疝,筋寒,热痉,筋急相引,转筋入腹将死。身体反折。眉棱痛。; 现代临床常用于目热、目痛、咽痛、抽搐等症。近年有报道强力挑治肝俞穴可以有效治疗剧烈抽搐。
【操作技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以0.2%盐酸利多卡因0.5毫升穴位麻醉,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三棱针刺破皮肤。然后捏起局部皮肤,用针尖在穴位下及四周挑起纤维组织,向左右、前后方向拉动,双侧穴位各钩出、挑断10余束纤维组织后,用无菌手术剪剪掉纤维断头,挑刺完毕用碘伏消毒,创可贴交叉固定即可。 挑刺肝俞穴是损伤性治疗,应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术后防止局部感染。 【诊疗现场】 抽搐属中医;痉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挑刺肝俞穴能熄风止痉,有效解除抽搐症状。又根据中医学;肝开窍于目;和;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起始于目内眦的足太阳膀胱经之肝俞穴具有祛风、清热、平肝潜阳作用。肝俞穴为肝脉经气转输之处,强力挑刺肝俞穴,能使经气迅速直达肝胆经脉所在病变部位,解除肝实之症,故临床能获满意效果。 如治肖某,男,17岁,右侧头面、颈、胸及肩臂部抽搐3月余。患者因沉迷上网,成绩下降,被家长体罚后离家出走3日。回家后一直情绪低落,沉默寡言,1周后上体育课时突然出现右侧头面部肌肉痉挛,继而抽搐,几秒钟后自行停止。起初10余天发作1次,后逐渐发展加重,近几日每天发作4~5次,抽搐部位从头面、颈项一直连及到胸部和肩臂部,经多家医院诊治,均因病因不明,未能获效。抽搐发作时,患者神志清楚,口角歪斜,牙齿颤抖发出;咯咯;声,头面、颈项部皮肤青筋满布,10秒钟后抽搐停止,患者貌若正常。舌体青紫,舌苔薄白,脉象弦紧。颅内CT扫描、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血生化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西医诊断为;头颈胸部肌肉重度抽搐症;。 治宜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取双侧肝俞穴行穴位挑刺疗法。治疗1次后,患者右侧颈、胸及肩臂部肌肉抽搐大减,仅颜面口眼尚有轻微抽动。15天后进行第2次挑刺,经两次治疗后,肌肉抽搐全部消除,无任何不适。随访2年,未见复发。 俯卧位时,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距肌腱收缩处(督脉)1.5寸。此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