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在实践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选择,至《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灸疗,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焫;,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达;即是刺法。 艾灸能温经通络、消瘀散结、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因此对许多虚寒性质的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如女性因宫寒引起的痛经和小腹不适等症状;或者由风、寒、湿邪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夏季;空调病;也可以通过施灸来缓解。此外,在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肾俞、命门等常用保健穴位施灸,能补益气血、提高免疫力。因此,艾灸是重要的日常保健方法之一。
不过,艾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不经辨证而盲目使用,就有可能因误用灸法而造成不良反应。在医院,艾灸多用于辅助治疗,往往是配合针刺疗法,共同起作用的。我们通常说的;针灸;,其实是两种治疗方法的合称。 对于很多疾病,如不孕症,艾灸只能缓解因寒凝胞宫或局部气血瘀滞造成的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而不能作为主导治疗方法;治疗时还需要结合药物、针刺等疗法,必要时,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许多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艾灸往往只能治标而不治本。 艾灸盒、艾灸贴……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艾灸 随着艾灸的走红,艾灸盒、随身灸、艾灸贴等五花八门的产品一下子涌现于市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者在家中进行自我保健。但这些产品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艾灸,仅有一定的温经通络、缓解局部疼痛等作用,患者千万不要寄希望于仅凭艾灸就能起到神奇的治疗效果。 艾条并非越贵越好 根据艾绒的年份、粗细、味道等不同,艾条的价格差距很大,但也有一些价格昂贵的艾条只是因为包装等营销手段或商家炒作,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不要一味追求价格,并非价格越高,保健效果越好。 一般来说,由15:1的艾绒制作的艾条是性价比最高的,即艾草经过15次加工而制成的艾绒。以直径1.5厘米、长15厘米的艾条为例,价格基本在十几元钱左右,没有杂质、硬木棍、碎屑等,摸上去绒绒、软软的,闻上去有淡淡的清香,颜色多为棕绿色或棕黄色。30:1的艾绒颜色更黄,70:1或者100:1的艾绒基本上呈金黄色,与一般的艾条相比,其;卖相;更好。加工越精细,价格越贵,但是用于平时的自我保健却并不实用,性价比也不高。
理性看待;艾烟;问题 艾叶烟熏保健从古代起就有着广泛的应用,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曾将艾灸熏烟作为主要的防疫方法之一。现代研究认为:;艾烟;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但艾叶在燃烧时,也会排放可造成一定不良反应的成分,因此患有哮喘、鼻炎、咳嗽等疾病者,或对;艾烟;比较敏感的人,适宜选用无烟艾条。了解长期吸入艾灸烟的害处 在家中进行艾灸保健时,要注意开窗透气,尽量避免在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施灸,还可以戴上口罩及手套,以防;艾烟;刺激咽喉。如果家人对;艾烟;比较敏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厨房施灸,打开抽油烟机或换气扇,促进;艾烟;排出。 艾烟对身体有没有伤害?多大浓度适宜? 艾灸须谨慎,最好在医生建议下合理施灸。如有原发疾病一定要先积极治疗,等症状稳定或好转后,再以艾灸进行预防保健或巩固疗效。 艾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如果不辨证盲目使用,可能会因误用艾灸而引起不良反应。艾灸在医院里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它常与针灸疗法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