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话: 400-058-977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加盟案例

咨询电话:15668010727

儿童按摩真人高清插画 {小店加盟}

时间:2022-08-05 00:58:15   来源:爱灸堂

儿童按摩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指导的方法。,即用各种方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保健的目的。对腹泻、呕吐、消化不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抽搐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消化道疾病疗效更佳。 1.乌龟尾巴 位置:尾骨末端。 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搓,称为搓你的龟尾巴。 功能:调节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尿。 2.肺脂肪 位置: 第三胸椎棘突下缘旁1.5寸(第三胸椎和第四胸椎之间), 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个拇指或中指摩擦舒菲的两侧, 揉舒菲。 两拇指从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推100次, 分开推舒菲,或分开推肩胛骨。 功能: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适应症: 发烧、咳嗽和哮喘以及所有呼吸系统疾病。 3.脊柱 位置: 脊椎骨从嚣张到强势是一条直线。 操作: 从上往下直推,叫推脊。 从下往上揉捏叫做捏脊。 捏3-5次,每3次提拉背部皮肤一次。 这叫揉三分提一法。 功能: 调理阴阳,调理气血,调和脏腑,疏通经络,培养元气。 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适应症: 发烧,抽搐,夜啼,营养不良, 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4.舒天 位置: 肚脐旁2寸(约一指),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操作: 用食指和中指点击两侧的天枢穴, 轻轻按摩50~100次。 功能: 舒天的大肠穴位, 能疏通大肠,理气消积。 提醒你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适应症: 腹泻、腹胀、腹痛、便秘和消化功能障碍。 5.腹部阴阳 别名:腹部。 位置:中脘穴,两侧下软肉。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适应症: 腹痛、腹胀、肠鸣音等消化系统疾病。 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缓解便秘,逆时针按摩腹部可以止泻。 6.钟山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的中心,属于任脉。 操作: 中指在中间摩擦。 拇指从穴位中间向两侧分椎骨,推入乳头中间。 功能: 钟山是气的交汇点,气在胸中。 中间按摩可以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 呕吐、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 7、闭关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从肘关节到腕横纹有一条直线。 操作: 将拇指表面或食指和中指表面从肘部推至手腕, 克制或推动六腑。 功能: 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 全热综合症。 高烧,口渴,痉挛,喉咙痛, 鹅口疮(口腔的舌头上布满白斑,形状像鹅嘴), 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8、一窝风 别名:外面一窝风。 位置: 手腕背面,手腕横纹中央。 操作: 搓手指就是搓一窝风。 功能: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利关节。 适应症: 所有腹痛,感冒, 关节痛,急慢痉挛。 9.内劳宫 位置: 手掌中央,握拳弯曲手指时的中指, 无名指中间是劳宫穴。 操作: 用中指揉搓,称之为劳宫。揉搓100-200次。 功能: 左揉汗,右泻心火,以除烦躁。 适应症: 发烧,烦渴,眼睛痛, 牙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10.老龙 位置: 下一点在中指指甲根部的中间。 操作: 拇指捏就是捏老龙。 功能: 开窍退烧。 适应症: 突然昏厥、虚脱、气滞、心热、抽搐。 1.小天堂之心 别名:鱼与鱼之间的交合。 位置: 在大鱼际和小鱼际交界处的凹陷处。 操作: 用指尖揉一揉,掂量掂量你的小天心。 大拇指捏,表示捏小天心。 用中指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倒酒,称为捣小天心。 功能: 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捣固可以安神,平复休克。 适应症: 惊风,抽搐,烦躁,小便赤涩, 夜燥、目赤、肿痛、密不透风的痘痘等。 12.手握阴阳 位置: 手掌和手腕上有水平条纹。也叫大横条。 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 两拇指从掌腕横纹(总筋点)中心向两侧推, 叫推大横条,也叫破阴阳,分阴阳。 功能: 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促进消食化滞。 适应症: 寒热,腹胀,腹泻, 呕吐,消化不良,坐立不安。 13.平板门 位置: 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 用拇指按压搓板门叫搓板门, 顺时针或逆时针。 从腕横纹向拇指根部推,称为从腕横纹向板门推。 可以止呕。 反之,叫做把木板门推到横条上,可以止泻。 功能: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治疗乳汁不通,食欲不振。 适应症: 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 呕吐、腹泻、暖气等。 14.五指节。 位置: 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处。 操作: 用拇指指甲捏,称为捏五指关节,5~20次。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称为指关节揉捏100~200次。 功能: 或者捏五个手指来保存能量,镇定神经, 祛痰通窍, 捏五指主要用于烦躁。 适应症: 焦虑、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15.四条横条纹(四条缝)。 位置: 掌面,食,中,无名, 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 操作: 儿童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向小指横纹推进, 推四横条纹。用拇指指甲捏,捏出四条横条。 功能: 清热除烦,散结行气,调理气血。 治疗腹胀、营养不良和厌食。 适应症: 腹胀、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 16.小水平条纹 位置: 在手掌面、中指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 操作: 用拇指指甲捏,意思是捏小横条纹。 大拇指侧推,就是推小横条。 功能: 开胸,解郁,祛痰,生津。 适应症: 气管炎,百日咳, 肺炎和所有呼吸系统疾病。 17.手掌上有小的水平条纹。 位置: 手掌小指掌根下,尺侧掌侧头。 操作: 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为手掌小横纹。 100~500次。 功能: 清热解郁,化痰止咳。 适应症: 常用于痰热气喘、口舌生疮、咳嗽流涎等。 是治疗百日咳和肺炎的重点, 对流涎严重的婴儿也有效。 18、肾的顶端 位置: 在小指的顶端。 操作: 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为揉肾上。 功能: 揉肾上可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适应症: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晚上出汗过多), 开颅手术(指囟门是否要闭合)等。 19.肩好 位置: 在脊椎和肩峰连线的中点, 肩部肌肉属于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和中指对称地抬起肩膀, 称好肩,一般扛5次; 用手指按好肩膀,这叫按好肩膀,一般2分钟。 功能: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适应症: 感冒、昏厥、上肢运动不畅等。 20.天竺骨 位置: 后发际线中间对准大椎穴。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自上而下推,称为推天竺。 或者用勺子蘸水从上到下刮。 功能: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适应症: 恶心、落枕、发热、抽搐、咽痛等症状。 21.迎宾香。 位置: 鼻旁五穴,在鼻唇沟。 操作: 用中指和中指搓,意思是搓到迎接香味。 功能: 当鼻塞闻起来不甜不臭的时候,按一下可以通鼻, 它使香闻起来,所以它被命名为项英。 适应症: 鼻塞。 22、小儿推拿需要知道的 (1)普通媒体 按摩介质是指: 将不同剂型的润滑剂涂在按摩部位的皮肤上。 该介质可以起到按摩和药物综合治疗作用,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还可以平滑和保护皮肤,使操作灵活。 一般来说: 属于表证,常用解表药。 如葱汁、姜汁、薄荷汁等。 属于血瘀,宜选择活血化瘀的药物。 如红花鸡油膏。 如果属于热证,则选用寒凉药物作为介质。 如薄荷汁、猪胆汁和淡竹叶。 (2)常见的按摩手法。 因为孩子皮肤娇嫩,气弱, 因此,在用按摩治疗疾病时,应特别注意手法的运用, 强调,柔和,渗透, 要求轻、软、稳、实用。 基本的操作方法是: 推、揉、按、揉、捏, 摩擦、保持、运输、揉捏、摩擦, 捣、扭、刮、摇、拍。 除了基本技术之外, 医师也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的操作方法, 这些操作方法通常使用一种技术, 在一个或几个穴位上进行, 因此,现在称之为;复合操作法;。 (3)补泻的操作顺序和原则 按摩要按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首先,应该使用轻手法,如推、揉和移动。 后手法,如捏、捏、握等。 先是头,第二个上肢,然后是下肢, 最后是胸、腹、腰、背。 用于儿童按摩的穴位, 按其操纵操作可分为直线、 和垂直旋转方向, 补泻的原则可以根据运行方向来确定。 直线方向 主要是推捏法施于线性穴位。 补泻的总原则是: 往心脏方向推是补法,往离心方向推是泻法。 来回推动,作为整平止泻的方法。 一些非特定的点在子午线上, 他们补泻和减泻的共同原则是: 顺经络方向推补,逆经络方向推泻, 来回推,弥补疼痛,缓解腹泻。 旋转方向 它用于揉捏、移动和摩擦。 适用于面部和点状穴位。 补泻的总原则是: 顺时针旋转是互补,逆时针旋转是宣泄, 双向轮换是为了补虚止泻。 如果是两个左右对称的穴位, 补泻的原理如下: 向内旋转补充,向外旋转清除, 双向轮换是为了补虚止泻。 正常方向 用于按、捏、握等操作, 适用于点状穴位。 补泻的原则取决于操作的程度, 重手法为泻,轻手法为补。 补疼止泻不重要。 此外, 也有一些穴位有特定的操作方向, 不受上述增强和减弱原理的约束, 比如推三关,清河等等。 (4)禁忌症。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效果好。 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皮肤烧伤、烫伤、擦伤、裂伤、疥疮的人不宜局部按摩。 有些急性传染病患者,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不适合按摩。 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脱位患者不适合按摩。 急性传染病患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等,不宜按摩。 患有严重心脏病、肝病和精神疾病的患者,要精心按摩。 儿童疾病的病理特征决定了: 儿童发病容易,传播快, 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预后, 因此,按摩治疗应由专业医生进行, 如有必要,应采用内服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