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健胃化湿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神阙穴:健脾补肾,散寒止痛 艾灸驱寒祛湿又健脾!或可让你睡个好觉、大便通畅、大肚腩消失 ★隔盐灸 把纯净干燥的食盐敷于脐部(神阙穴),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三次,此法为隔盐灸。 隔盐灸可健脾补肾,现在正值倒春寒阶段,效尤佳。 ★艾悬灸 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神阙穴)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一疗程。 此法可有效防治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 艾灸驱寒祛湿又健脾!或可让你睡个好觉、大便通畅、大肚腩消失 ★隔姜灸 取约2厘米厚生姜一块,置于神阙穴,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此法称为隔姜灸,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姜葱敷肚脐,改善便秘 冬天到了,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便秘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属于虚寒型便秘(具体表现为大便排出困难,小便清长,怕冷,手脚冰冷,喜温热,易疲劳,脸色苍白等),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做法 取生姜半两,葱(根叶并泥)一根,盐适量,豆豉三十粒。将这四味捣烂后,敷于肚脐上。 艾灸肚脐,可以补阳,温经。经常艾灸肚脐可以暖胃健脾,延年益寿。艾灸可以散寒、祛湿、健脾!或者可以让你睡得安稳,排便通畅,大肚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