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
回复:上午灸患处2小时并灸二白、束骨各25分钟;下午灸患处2小时并灸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灸后第2天上午做超声波检查,见肝脓肿边缘已变清淅(说明脓肿的扩展趋势已被控制),当即又灸患处两小时,灸期门30分钟,太冲25分钟;下午仍灸患处两小时,灸肝俞25分钟,章门30分钟。第3天做超声波检查,脓肿体积为6×4×6㎝。以后按肝病常规灸法治疗并加一级穴;二白、束骨,共灸3个月痊愈。 阿是穴(患处) 二白(二白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 二白是中医奇穴,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胸胁痛等。 束骨(第5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项痛、目眩等头部疾患;腰腿痛;癫狂。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期门(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证;奔豚气;乳痈。太冲(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症,脊背痛,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 章门(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艾灸配穴问卷 年龄54性别:女 怕冷也怕热:偶尔有潮热盗汗的现象。去年10月份停经 饮食正常。最近因为吃了三个月时间的安眠药。饭量上和食欲上都好像比以前更大了。医生开的安眠药有氯销西泮、阿戈美拉丁、奎硫平、米氮平。吃了三个月以后给我感觉到面部有些浮肿。所以我不想吃西药了。 排便情况:每天早上有一次,但有时便量多,有时便量少。 睡眠质量特差,现在靠吃安眠药维持一点睡眠。 慢性病史 肝脓肿的临床症状包括不规则发热、肝区持续疼痛、伴随深呼吸和体位移动疼痛急剧增加、肝区肿大、肝区压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细菌性肝脓肿常有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