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堂在两眉头的中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 印堂是一个人精气神聚集的地方,灸后可以快速地疏通气血,让面部恢复光泽;有延缓衰老、驻颜回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女性随时都会遇到生活上的心烦事,灸灸这里可以有豁然开朗,宁心安神的作用。 2、膻中穴
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我们的;出气穴;,按摩艾灸膻中穴,天天都有好心情。 膻中归属任脉,临近乳房,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故为;妇科要穴;之一。 3、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4寸,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 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所以艾灸中脘穴对女人有多重要,不需要我再赘述了吧。 4、神阙穴
神阙穴(肚脐)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隔盐灸肚脐,可以起到温中养胃健脾,鼓舞一身阳气。 5、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地;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艾灸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6、中极穴
中极穴位于脐下四寸处,是膀胱气聚集的地方,位于女性精的根源;;子宫上方。经常艾灸中极穴,能让子宫变得健康,疾病就会远离,由内而外散发美。 主治: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宫寒等。 7、血海穴
血海穴顾名思义:血的海洋,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功用。 艾灸血海穴的好处有补血养肝、滋润皮肤、瘦腿、治疗雀斑、月经不调、痛经、贫血、腹痛等。 8、大椎穴
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的一个穴位;与六条阳经相交汇,艾灸大椎穴可升一身之阳气。 艾灸大椎穴可行气活血,祛寒湿;在人体阳气虚衰的时候,特别寒凉的时候,用这个穴位非常好。 9、八髎穴
八髎穴位于尾椎两侧,髎,孔隙也;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10、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燥化脾湿,生发胃气,具有强壮作用,为人体保健要穴。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是生命的根本。艾灸足三里,可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11、三阴交
老话说:女人常灸三阴交穴位,终身不变老。 三阴交滋阴大穴,为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在小腿内侧;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有奇效。 人体的;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 12、隐白穴 隐白穴具有:调血统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的功用,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隐白穴最善止血,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的要穴,也叫女人穴。 上面12个大穴,可以采用循环灸的方法,每天选取2个穴位,每次艾灸15-20分钟,可全方面的调理女性的身心健康。 延伸阅读;;妇科疾病艾灸取穴 [子宫位置异常]中脘、气海、阳池、肾俞、次髎、三阴交、大敦。 [子宫痉挛]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 [子宫附件炎]子宫痉挛,加归来。 [月经不调]肝俞、肾俞、次髎、关元、归来、三阴交、太冲。 [痛经]气海、归来、命门、次髎、秩边、中都、地机、三阴交、水泉。 [功能性子宫出血]膈俞、肝俞、脾俞、次髎、血海、隐白、大敦(单灸后两穴亦佳或选用一穴)。 [绝经期综合征]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有良效。 [不孕症]关元、子宫、胞户、命门、次髎、肾俞、三阴交、地机,长期施灸。 [子宫脱垂]百会、关元、气海俞、三阴交。 [阴缩(两乳及前阴收缩,现代医学未查到此病名)]神阙、关元、中极、会阴、行间,重灸关元良效。 [乳房痛]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 [乳汁不足]膻中、乳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 [乳汁过多]足临泣、光明、肩井、天宗、脾俞。 [妊娠呕吐]膈俞、上脘、中脘、阳池、内关。 [胎位不正]产前1个月左右,艾卷灸至阴连续多次,每次30分钟有奇效。直接灸至阴亦佳。近20年来,国内已有数千例报道。预防小产:隔盐灸脐心。 艾灸至阴穴校正胎位2069例,成功1869例。 艾灸至阴穴治胎位不正895例,成功率95.42%。 [习惯性流产]关元、肝俞、脾俞、命门,提前施灸,超过流产期。 [临产宫缩异常痛]肾俞、次髎、阴陵泉、公孙。 [难产(滞产)]合谷、支沟、三阴交、至阴。 [胎盘滞留]气海、合谷、三阴交。 [胎死腹中]合谷、三阴交(针)、至阴。 [产后出血]血海、大敦。 [白带多]气海俞、次髎、大巨、关元、中极、地机、三阴交。 [子宫癌]大椎、肾俞、次髎、关元、归来、筑宾、三阴交,要长期直接施灸。 不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病去疾,在艾灸时都需要注意禁忌,如阴虚火旺、心脏病患者、孕期、经期(经量多)等都需要谨慎,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定期、系统地艾灸这12个穴位,可以迅速补充女性体内的气血,从而达到气血通达、身体舒适、各功能器官正常运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