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话: 400-058-977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加盟案例

咨询电话:15668010727

隔姜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加盟]

时间:2022-07-26 08:06:04   来源:爱灸堂

做狗灸的朋友,很多人也做姜灸、蒜灸、盐灸,这些东西——隔物灸都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但是当我们做这些事情——隔物灸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些灸法的作用是什么,哪种灸法更适合我们身体的需要吗? 隔盐灸 1.关于盐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盐入肾,所以最好用它来温阳散寒,而且它位于肚脐,可以直接补肾益精。 2.隔盐灸具有壮阳、救逆、散结、温补下焦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腹痛、腹泻、霍乱、吐泻、痢疾、尿路梗阻、四肢冰冷、中风等。 中医名著《本草纲目》记载,盐能;调和脏腑,消除倒伏,使人健康;。所以古人长期在艾灸中用盐,于是有了隔盐灸。 盐灸是临床最常用的灸法之一。隔盐灸最早的记载是《肘后备急方》,主张用盐填满脐窝,然后在上面放一个大艾炷进行艾灸,治疗霍乱(急性腹泻)等急症。后来《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霍乱翻筋,欲死,腹中有热。以盐填脐,灸盐七尺,即苏。; 在现代中医中,隔盐灸的治疗范围也相应扩大,可用于治疗各种腹部疾病和其他疾病,如痢疾、淋病、厌食症等。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对阳气郁结、四肢冰凉、急性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隔盐灸时,患者应仰卧,露出肚脐,取适量干盐,放于肚脐内,填满肚脐,然后用艾条对着盐灸至微热,再施灸。 也可以在盐上放一块姜,然后在姜上放艾条。当患者感觉皮肤有点热的时候,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医艾灸,可以更换艾炷,直到穴位区域皮肤变得发红。 我非常提倡给孩子隔盐灸肚脐,因为它有很好的止泻止痛,健脾胃的作用,但是注意不要烫伤。多试试。 姜灸 生姜味辛,性温无毒,功效有散寒、去腥、止呕、发汗、止咳、止呕等作用。因其上升性,不适合夜间食用,而夜间人气收敛,不宜反方向推广。 传统上,生姜可以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健胃,增加食欲。因此,在炎热的夏季,生姜可以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利用其发汗、清凉、提神的功效。 隔姜灸适用于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疾病。适用于一般虚寒证,对寒吐、腹痛、腹泻、遗精、早泄、养胃、不孕、痛经、面瘫、风寒湿痹有很好的疗效。还用于冷痛、冻疮、各种皮炎、癣等皮肤病。 在隔姜灸中,最好用当地的生姜,它的药用价值更好。然后,切成厚度约0.2 ~ 0.5厘米的姜片。记住,要用针或牙签在姜片中间扎几个孔,这样艾灸时艾灸火才能更顺利地通过姜孔进入人体。最后将艾炷放在姜片上艾灸。 艾灸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每次灸7 ~ 11尺,以穴位区局部冲洗为宜。艾灸过程中,当感觉穴位区域有灼痛感时,可将姜片稍稍提起,以防皮肤灼伤。什么叫强还是强?一片姜上的小艾叫做一根或一根灯芯。 隔蒜灸 大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健胃的功效。 所以隔蒜灸一般能消肿解毒,散结止痛,化瘀。 隔蒜灸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艾灸可以消除肿胀,取一个头的大蒜,使其变粗一点,压在肿胀的头上。把艾条放在上面,艾灸到不痛为止。主要用于疮、肿、痈、疽、无名肿毒、肺结核、腹部肿块、蛇、蝎、毒虫伤。 在蒜片之间进行艾灸时,可以取新鲜大蒜,切成厚度约0.1 ~ 0.3厘米的蒜片,然后用针或牙签在蒜片中间扎几个孔,放在穴位区。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医艾灸,然后把艾条放在蒜片上艾灸。每次灸3 ~ 4脚后,换一片蒜片,再继续灸。一般一次施灸7 ~ 11足。或隔日灸一次,7-10天为一疗程。 艾灸蒜、艾灸姜、艾灸盐的区别 姜灸、蒜灸、盐灸的原理不同,就是用的垫子不同。姜灸是一种以姜片为垫料的灸法。隔蒜灸是以大蒜为间隔物的一种灸法。隔盐灸是指用纯净干燥的盐填充脐窝,并在上面放置一个大艾炷进行艾灸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只用在肚脐,所以也叫神阙灸。它最早记载于肘后备急方,用于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医书,如《行色匆匆,》《钱进》和袁& middot译林的石义德小方等等都有介绍。 对于以上方法,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用姜、蒜还是盐灸。这些也要看你属于哪种病,决定用哪种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