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灸这种称呼,只是现代人为了区分众多灸法的一个新名词,在古人的灸疗体系中,并没有直接灸这种说法,当时说的艾灸指的就是直接灸。 所谓直接灸法,就是把艾绒搓成团直接放在穴位上进行施灸灼烧,一般我们可以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一、瘢痕灸 瘢痕灸很容易理解,操作方法就是让艾绒在皮肤上直接燃烧完,然后再放艾绒继续施灸,这个过程会造成皮肤烫伤、起泡、化脓最终结痂形成疤痕,所以这种灸法也叫化脓灸。 瘢痕灸(化脓灸)在晋唐时期最为盛行,不仅在医籍中有大量的记载,而且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写道:;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痕瘢;,韩愈还生动的描述了施灸的场面:;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当时的医家认为,化脓灸与疾病的疗效直接相关,如唐代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中指出:;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而现代的很多临床试验也表明确实如此,比如患有重大疾患,一般都会用到直接灸这种方法去医治病人,最常见的就是,用直接灸作为目前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以及化疗后升白。 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艾灸养生名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其实就是用疤痕灸的方法,在足三里不断的施灸,使足三里常常保持在化脓状态,从而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升发气血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 直接灸的缺点不言而喻,用两个词形容就是:极其痛苦、影响美观! 这种缺点也造成了在针法和灸法的发展中,灸法逐渐没落的结果。最初灸法的地位是胜于针法的,随着针法的出现,以其操作简便、痛苦小的优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百姓所接受,最终超越灸法,成就了中医疗法的国粹地位。虽然灸法地位被针法超越,但灸法在很多疾病上的效果是优于针法的,我们从《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就可以看出来。 对于瘢痕灸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施灸的部位以及灸疤的处理。 ◆瘢痕灸和艾条温和灸不同,有很多禁灸的部位,比如颜面部、动脉处、神阙以及皮薄筋多之处如脖子、腘窝、阴部等。 ◆瘢痕灸的灸后处理也是一个关键点,因为灸后穴位处会被灼伤随后会起泡甚至无菌性化脓,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比如适当包扎避免灸处和衣服摩擦,涂抹膏药防止感染溃烂等。 在这里提醒大家,因为瘢痕灸属于有创伤的灸法,在国家医疗范畴中必须要有医师资格证的医生才可以操作,所以建议各位艾灸调理师,如果没有医师证不要为别人施灸。如果自己给自己施灸,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直灸这个名词,只是现代人为了区别众多艾灸方法的一个新名词。在古代的艾灸体系中,并没有直接灸这一说。当时艾灸的意思是直接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