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睡觉时出汗称为盗汗。中医认为自汗盗汗是人体阴阳过盛,治疗无力,发窍散漫,津液外漏所致。自汗多因阳气虚弱,身体外失职所致。盗汗多因阴虚内热。
晚上出汗是什么原因?
中医对盗汗的认识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称之为盗汗。困汗;,;睡觉;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这意味着她没有睡觉,忘了吃饭,很明显;困汗;就是睡觉时出汗。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运用得淋漓尽致。盗汗;说出人们睡觉时出汗的疾病。
此后历代医家都使用一些名称。到现在,无论是医生还是其他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病。
盗汗患者有的是一睡着就出汗,有的是睡到半夜才出汗,有的是一闭眼一会儿就出汗,出汗量差异很大。根据盗汗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盗汗的患者大多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或在清晨5点或睡醒前1 ~ 2小时易出汗,出汗量较少。只是醒后感觉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微微出汗,但醒后没有再排汗,一般不会伴有不舒服的感觉。
大部分中度盗汗患者在入睡后很快就能排出汗液,甚至使自己的睡衣湿透,醒来时停止出汗。擦完身上的汗,睡着后就不会再流汗了。患者常感到发热、出汗,有时醒来后感到口干、咽干。
盗汗严重的患者容易出汗。入睡后不久,或者刚闭上眼睛即将入睡时,晚上会有大量的汗流出来。出汗后可以清醒,清醒后汗水可以瞬间收敛。睡着了还能再出汗。出汗多,汗往往是咸的,或者汗中同时夹杂着汗臭味。
艾灸治疗虚汗盗汗的取穴方案
1.浮刘穴
【功效】滋养血气,补肾益气。
先确定太溪穴的位置,从太溪穴直上至3横指,在跟腱前缘,按压时有酸痛感,即此穴。
2.舒菲角
【功效】理气宁心,肺散热,清肺止咳。
先确定大椎穴的位置,从大椎穴向下推三椎(即第三胸椎),从棘突下缘开两横指,按压有酸胀感的穴位,即此穴。
3.赤泽穴
【功效】化痰祛湿,清心安神,清热和胃,通络止痛。
手掌向上,手肘微微弯曲。用食指沿着手肘的横纹由外向内摸,可以感觉到手肘弯中间有一条粗大的肌腱(二头肌肌腱)。按压这个大肌腱外侧的肘弯横纹上的凹陷处,也就是这个点,就可以感觉到酸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