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边肖给粉丝们讲了几个肝经上的穴位,适合大家平日艾灸养肝。
艾灸肝经适合什么人?
艾灸肝经穴位适合所有女性朋友,亚健康人群,贫血患者,体内毒素过多者。
为什么要养肝?
在《黄帝内经》中,春夏秋冬对应着出生、生长、收获和储藏。春天万物复苏,万物生长。这个时候我们身体的肝气最充沛(阳气),肝火最旺。一旦身体阳气充足,就会自动冲击隐藏了一整个冬天的病灶。
人们最容易患偏头痛、口苦、肩膀酸痛、乳房和肋骨肿胀、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等。春天,这些都是肝经的后果。
肝经在体内没有从头到脚的完整通道,只好依靠身体的胆经来散淤血和行气,所以反映到身体的症状多是沿着胆经。
肝脏在身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肝主灵魂。肝经上有14个穴位,起于脚拇指内侧趾甲缘,沿腿内侧(内裤线)上行至肋缘奇门穴。我们可以用手按压肝经上的穴位,你会发现很多痛点,说明经络不通,或者是因为生气,或者是血瘀,这跟一个人一生的气质有关。
一般女生来月经,如果得了大血块,可以排泄一些。男生生气造成的淤血很麻烦,久而久之容易肝硬化甚至变性。所以男性肝癌比女性多,应该是一个因素。
1.艾灸养肝
肝经每天要从上到下艾灸2 ~ 3个穴位,每个穴位持续15分钟,刚开始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重要的是要坚定,肝主血脉,所以长期坚持养血管,补肝血!女人的肝,肝是女人最主要的东西!
肝经十四穴中,有几个非常神奇有效。它们介绍如下:
交互点:
第一和第二脚趾的缝合端。此洞属火;主体热;它是肝经的一个分穴,对治疗头火最好,如目赤肿痛、面热流鼻血、心烦心燥、干咳失眠、酒精性脂肪肝等。对生殖器也有作用,对痛风的脚踝肿也有很大作用。故称;排间泻火,清热;。
太冲穴:
在两排之间两英寸的凹陷处。对人来说是个大坑。它可以在你虚弱的时候补充血气;在大脑眩晕时能降低血压,提神醒脑;能在身体寒冷时增加温度;生气发怒时能泻火入睡;月经不调的时候可以调理好。反正是肝经的命门。
敦雪:
用于气滞、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等妇科疾病。男性阳痿、尿失禁、疝气等。
中间穴位封闭:
是人体维持精血的重要穴位,在肝经上;黄金点;能抑制肝火过旺,利小便,即;窍若溺,窍必闭;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固精方法。
曲泉穴:
膝盖内侧水平条纹上方的凹陷。用于护膝,点穴,压平,治疗各种肝虚疾病。
门点:
它位于肝脏附近,长期每日刺激可大大改善急慢性肝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