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分水名意与该穴同。 取穴位置 水分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文献摘要 《外台》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 《铜人》: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刺,针,水尽即毙。 《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穴位功能 主治病症:水分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病症为: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等。 艾灸水分穴能起到健脾胃理气、消除积滞的作用。水分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有分流水湿的作用,艾灸水分穴,可治疗寒湿引起的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气滞引起的便秘,也可按此穴,可通调水道、行气消胀,促进代谢和排便。 穴位功能一:利水消肿 水肿,又名;水气;,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而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肾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贫血、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出现的水肿。常表现为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或全身浮肿为主症。水道穴常用于治疗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疝气等病。而水道穴与水分穴相配,可以起到通利水道,利水消肿的功效。 人体所需的水液,绝大部分是在小肠中吸收的,所以有小肠主液的说法,其对人体大小便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若小肠吸收水液不足,则小便量少,如果小便量过少,大量的水分在体内积聚,就会造成身体部位的水肿,由于水分穴内应小肠,艾灸水分穴,能通过调节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影响身体的水液代谢,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穴位功能二:减肥瘦身 经常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达到治疗水肿、小便不通、尿路感染、腹痛、反胃等症状的目的,这对于现在想要减肥的朋友们来说是非常有好处,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减肥瘦身,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有效的保护自己的脾胃健康了,对于多种的疾病都是有着治疗以及缓解作用。 按摩水分穴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肿,并且可以帮助肠胃蠕动、锻炼腹肌,避免小腹突出。 水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可以分散聚集在任脉上的水液,从而促进水的代谢。水穴是治疗水肿性肥胖的重要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