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八穴的功效和作用可以调理全身血液,疏通气血。艾灸疗法是利用纯阳之热和艾火的药性,对人体进行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达到疏通经络,行气的目的。
人体中有很多个穴位,学习艾灸知识一定要把这些穴位学好,在这些穴位之中八髎穴是非常重要的几个穴位,艾灸八髎穴可以治疗很多病痛,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八髎穴艾灸的作用与功效。下面请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穴位艾灸知识吧。 八髎穴位位置 艾灸TOP网(www.aijiutop.com)来为大家介绍,八髎即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之合称。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八髎在腰尻分间。; 八髎穴艾灸治什么病?艾灸八髎穴的作用 八髎穴取穴 先找到髂后上嵴,即把手放到平时系腰带的位置,稍微向下一点,可以找到一个圆形的骨性凸起,在这个凸起和后背部的正中线之间的中点就是上髎的位置。 用小指对着上髎的位置,除了拇指外其他三指顺序分布,这四指的落点就会形成一个自然的弧形,这样就找到了一侧的八髎穴,另一侧的取穴一样。 艾灸八髎穴治什么病? 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八髎穴艾灸方法 刺激八髎这个穴位,经络畅通,气血充足,艾灸是第一选择,方法如下: (1)使用艾条悬灸八髎穴,每次20分钟. (2)艾灸八髎也可用简单方便方法,用一个实木六孔艾灸盒,扣在八髎穴部位,艾灸40分钟即可。 另外对于尿路感染或者尿道炎的朋友,艾灸取穴:肾俞、膀胱俞、八髎、神阙,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阿是(肚子不舒服的地方) 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成人施灸时间:八髎、神阙,中极、关元,阿是穴各30-40分钟,肾俞、膀胱俞、三阴交,太溪,每个穴位15-20分钟。 艾灸穴位时的作用: (1)靠燃烧时产生的渗透性超强的短红外射线来温通经络、融化堵塞、运化寒湿。 (2)靠艾烟、艾油里的艾叶精油物质,它能渗透进我们的经络,通十二经脉、散寒除湿。 女性艾灸八髎穴的十大好处 艾灸八髎第一好,排出毒素乐遥遥。 艾灸八髎第二好,眼睛润滑像玛瑙。 艾灸八髎第三好,疏肝理气少烦恼。 艾灸八髎第四好,头脑清醒记忆高。 艾灸八髎第五好,塑腿塑臀臀翘翘。 艾灸八髎第六好,经前胸胀也会好。 艾灸八髎第七好,肠道跟着扫一扫。 艾灸八髎第八好,癌症跟着绕道跑。 艾灸八髎第九好,养气养血妙妙妙。 艾灸八髎第十好,痛经肌瘤不来找。 八髎穴的各个穴位取穴配伍穴位 【上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1个穴位。 取穴方法: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艾灸病症: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萎、腰痛。 配伍穴位:配三阴交、中极,艾灸小便不利。 【次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2个穴位。 取穴方法: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艾灸病症: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穴位:配三阴交、中极、肾俞,艾灸遗尿; 配血海,艾灸痛经。 【中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3个穴位。 取穴方法:俯卧取穴,中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正对第3骶后孔中。 艾灸病症: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配伍穴位:配足三里,艾灸便秘。 【下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4个穴位。 取穴方法:在骶部,当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艾灸病症: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带下、腰痛。 配伍穴位:配气海,艾灸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