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胃有好处,可以促进胃的消化吸收,但是要选对艾灸的穴位。艾灸肾俞穴可以调节胃功能,防止胃功能减弱。选择丰隆穴可以保持胃功能旺盛,祛痰。可以了解一下穴位艾灸的方法,正确选择穴位艾灸,缓解病情。
艾灸舒威——和胃健脾助消化
舒威是胃的背部俞穴,是胃在背部的反应点。舒威艾灸可以和胃健脾,调理胃的功能,防止胃功能过度和下降,维持胃的正常接受和下降,从而保证消化吸收的顺利进行。
点:舒威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向侧面1.5英寸。
艾灸方法:坐位或俯卧位,施灸者手握艾条,将燃烧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或感觉温热,每次5-8分钟。自我艾灸时,可以选择艾灸盒辅助艾灸。
艾灸丰隆-化痰祛湿消除肥胖
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艾灸丰隆可以调和胃气,保持胃功能旺盛,同时清除痰湿,使痰湿尽快运出体外。
取穴: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外侧踝尖上方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两指处。
艾灸方法:在坐位、屈腿时,可将小腿微微向一侧倾斜,手握艾条,将艾条燃烧端对准丰隆位置,距离皮肤2-3cm,或每次灸5-15分钟,视人体耐受程度而定。
老年艾灸三穴——增强小肠功能,促进消化
老阳穴是小肠经的穴位。艾灸此穴可刺激小肠经络对小肠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强小肠的分泌和清浊功能,使食物消化更加高效。
穴位:屈肘,掌心向胸,尺侧小头桡侧缘上,与尺侧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内,为老年穴。
艾灸方法:抬起前臂上端,一手握住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烧的一端对准另一只手的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艾灸10-20分钟。
艾灸大肠俞-促进肠蠕动
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大肠的水湿之气进入膀胱经。艾灸俞可以给大肠注入温热的活力,保持大肠的功能正常,水湿之气可以顺利气化进入膀胱,从而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穴位: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相距1.5寸。
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燃烧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艾灸治疗持续15-20分钟。也可以用艾灸盒自带的温灸。
艾灸合谷穴-补益大肠气血。
谷是大肠经的起源地。艾灸合谷穴可以补充大肠经的气血。气血充足,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道就能保持通畅,毒素就会及时排出体外。
取穴:打开拇指和食指,将另一只手指间关节的十字纹放在虎口上,将指腹贴在虎口皮肤上,拇指的点即为取穴;虎口与第一、二掌骨连线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取穴于肌肉最高点。
艾灸方法:将上臂抬起或放平,另一手用点燃的艾条熏灸合谷穴,距皮肤2-3厘米,灸5-2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