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灸是利用结晶冰锥对经络穴位进行局部冷冻和刺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灸法。这种灸法在90年代中期就有报道,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灸法。
冰灸是一种利用结晶冰锥对经络穴位进行局部刺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灸法。这种灸法在90年代中期就有报道,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灸法。
(1)中国民间奇灸法:;高血压的治疗:患高血压6年,经常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失眠、烦躁等。取大椎、曲池、足三里,药汁冰柱冰灸。每个穴位施灸一次。每隔一天做18次。;
【/h/】冰灸是基于中医对发热、感冒的治疗;反治理;这个想法产生了。使用;冰,因为水比水冷;利用寒性刺激经络穴位,从而调节脏腑功能,促进阴阳平衡。这种灸法虽然刺激方式不同,但具有灸法的共同特点和作用。但作为一种新的灸法,关于这种灸法的临床资料很少。可见这种灸法还处于探索和治疗阶段,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艾灸专家说,冰柱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冰柱,即在锥形模具中倒入适量的水,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冻成直径约2cm的冰锥。这里使用的水可以是天然洁净水,也可以是其他离子水或磁化水。一种是药汁冰柱,即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煎好的浓缩汁冷却后,按普通冰柱法放入锥模中,放入冰箱冷冻,制成药汁锥备用。艾灸时,将普通冰锥或大小合适的含药汁的冰锥直接放在选定的穴位上进行艾灸。艾灸后每个冰锥1强。一般每次艾灸3 ~ 5强。或隔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艾灸时,局部皮肤感觉冷、痛、热,局部皮肤出现潮红。
疏通气血,调理人体脏腑。
水,锥模,冰箱等。
(2)艾灸器灸:;冰灸治疗胃经瘀阻引起的牙龈肿痛有效。穴位:合谷、颊车、巨颌;下关、刘文和手三里穴交替使用。根据临床需要,制作一定规格的冰圆脑垂体,将天然洁净水或浓缩药汁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中,如冰箱冰柜中,冷冻备用。将大小合适的冰圆形脑垂体直接放在穴位上进行艾灸,使局部皮肤有冷、痛、热的感觉。局部皮肤发红为度,艾灸后皮肤感觉发热。一轮脑垂体1强,一般3 ~ 5强。;
(2)术中如发生冻伤,需及时对症处理。
(1)冰灸一般方法简单,易操作,易学易懂。要求不损伤皮肤,不起泡,不化脓,不留疤痕。
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热证、实证、热病、哮喘、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