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一些穴位也有利于肾气的维护。如果有一些器官的问题,比如妇科、男科的问题,你的肾气保养得好,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疾病和综合症 | 常见穴位 | 呼吸系统感冒了 | 风门、大椎、孙、赤泽、合谷、外关、足三里 | 艾灸阻尼器和足三里可以预防流感。 | 肺炎风门、心俞、舒菲、赤泽、孔嘴、足三里。 | 支气管哮喘风门、体柱、舒菲、灵台、脾俞、肾俞、天图、中脘、中伏、钟山、赤泽、内关、足三里。 | 支气管炎风门、大竹、沈竹、舒菲、中伏、钟山、中脘、赤泽、丰隆(化脓灸) | 结核病体温正常者:舒菲、高芒、舒威、中脘、列确、足三里体温稍高者:大竹、沈竹、曲池、赤泽。这个病也是用早灸和长灸来治疗的。 | 循环系统高血压 | 百会(轻灸)、风池、任莹、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足三里、绝骨疤痕灸) | 动脉硬化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 冠心病艾灸足阴俞、神道、心俞、天宗、钟山、巨阙、曲池、祁门、大岭、太元、三阴交、太西发生心绞痛。 | 预防中风风池、天竺、守经、守三里、神门、阳陵泉、石丰、足三里。 | 心律失常与冠心病相同 |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赣榆、巨阙、西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 血液系统贫血 | 舒歌、脾俞、中脘、足三里、厥阴 | 白细胞减少症大椎、舒歌、脾俞、足三里、关元 | 白血病舒歌、脾俞、中脘、足三里、厥阴、心俞、大椎、雪海。 | 消化系统胃溃疡 | 中湾、肝树、皮树、舒威、梁丘、阳陵泉 | 急性肠胃炎中脘、两门、水水、大肠俞、刘文、内关、梁丘、足三里。 | 慢性肠胃炎上湾、中湾、两门、脾俞、偏里、足三里 | 胃酸过多中脘、无力、阙阙、膏盲、臧伟、阳陵泉、中峰、地极(足三里不用) | 胃抽筋中湾、凉门、漳门、巨阙、赣榆、舒威、梁丘、足三里、故宫 | 胃胀上湾、中湾、气海、至阳、舒歌、脾俞、舒威、足三里。 | 胃下垂百会、中脘、大恒、气海、舒威、上巨虚、足三里。 | 十二指溃疡中湾、肝树、皮树、舒威、梁丘、阳陵泉、臧伟、滑肉门、盲门。 | 阑尾炎急性病例宜用夏丸、气海、大巨、大肠俞、刘文、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艾灸。 | 肝功能异常对阳、、胆俞、中脘、阳陵泉,艾灸有很好的效果。 |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中脘、舒天、脾俞、舒威、足三里、三阴交 | 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舒天热加合谷、曲池;湿加阴陵泉治愈率达90%以上,可酌情配用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磁疗、大椎。 | 结肠炎中脘、舒天、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 肛门脱垂百汇、名门、磁疗、姬扁、长强、成山、合谷 | 腹膜炎中脘、水水、舒天、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 胆结石日月、祁门、两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徐秋、光明用右穴位治疗。 | 胆囊炎日月、祁门、两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徐秋、光明,双侧穴位。 | 肝病祁门、中脘、舒歌、肝俞、胆俞、芷阳、阳陵泉、巩县、曲泉、外丘、中都、中峰、台中。 | 神经系统中风(脑出血) | 发病初期,萧艾灸百会穴1 ~ 3强,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穴各灸5强,降压止血。 | 偏瘫(中风后遗症)天竺、心俞、肝俞、肾俞、曲池上肢瘫痪:曲池、合谷、秀俞、手三里、阳池下肢瘫痪:姬扁、环跳、足三里、阳陵泉、厥阴、三阴交。 | 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 失眠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 困了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 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 肾俞、大肠俞、刺脘、环跳、指边、阴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厥阴、脊灸于病灶段。 | 脊髓炎大椎、大椎、沈竹、阳关、此绣、中极、阳陵泉、三阴交、厥阴、夹脊穴。 | 上肢神经麻痹和肌肉萎缩风池、天竺、大椎、首乌、曲池、合谷、外关、赤泽。 | 下肢瘫痪和肌肉萎缩环跳、椎关、阴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成山、绝谷。 | 泌尿生殖系统急慢性肾炎 | 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水、中极、阴陵泉、三阴交穴、复六、水泉、太溪。 | 肾病综合征肾俞、命门、太溪、荆门,选取有症状的穴位。 | 肾结核脾俞、肾俞、荆门、中脘、水水、足三里 | 肾脏萎缩【/h/】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水、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六、水泉、太溪、关元。 | 膀胱炎和尿道炎肾俞、膀胱俞、刺脘、气海、水道、中脘、阴陵泉、三阴交、金门 | 遗尿(夜尿)肾俞、关元、中极、赤泽、足三里、三阴交 | 尿中带血名门、神门、血海、三阴交、水泉 | 尿频和尿失禁肾俞穴、关元穴、大河穴、中极穴、赤泽穴、三阴交穴、曲泉穴 | 阳痿肾俞、命门、慈秀、中脘、关元、中脘、足三里、太溪。 | 遗精早泄【/h/】心俞、肾俞、枳实、命门、慈秀、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 男性不育长灸关元、肾俞、三阴交穴精子发育不良可用艾条温灸双侧睾丸。 | 内分泌系统[h/]糖尿病 | 脾俞、三焦俞、高芒俞、肾俞、中脘、水泉、气海、阳池、足三里、三阴交。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风池、风门、神鱼人营、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 | 甲状腺功能减退【/h/】长期艾灸风池穴、风门穴、肾俞仁营穴、天突穴、手三里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 | 运动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 | 肩关节:手俞、冯冰、天宗、手针、曲池、条口、手内领。 | 肘关节:曲池、天井、池泽、手三里、小海、合谷。 | 膝关节:膝内眼、膝外眼、足三里、阳陵泉、卫中穴、梁丘。 | 踝关节:足三里、昆仑、太溪、解溪、徐秋。 | 肩周炎田续、鱼雨、天宗、冰封、守御、曲池、条口、四都、外关。 | 脚气足三里、解溪、爵骨、三阴交、八邪 | 类风湿性关节炎【/h/】艾灸患处关节附近及局部区域,为必要穴位。 | 落枕天竺,肩井穴,落枕穴,艾灸患侧 | 腕关节综合征阳池、阳西、大岭、外关、合谷、曲池、列确。 | 外科和皮肤科腱鞘炎 | 局部艾灸 | 乳腺炎(乳腺炎)痔疮 | 洞最高,二白,二犯规,秩边,长壮(针),山。 | 扭伤局部及对应穴位艾灸(对侧或对应病变最痛点) | 荨麻疹风门,身柱,肩脊,血海,足三里,杨娇 | 湿疹手谕、曲池、阴陵泉 | 阴囊湿疹或多汗症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 痘痘曲池、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 皮肤病葛宇、曲池、雪海 | 网球肘妇科 | 子宫位置异常 | 中脘、气海、阳池、肾俞、气海、三阴交、大敦 | 子宫痉挛【/h/】中脘、气海、大举、慈秀、阳池、三阴交、阴陵泉。 | 子宫附件炎中湾、气海、大巨、慈秀、阳池、三阴交、银陵泉、惠来 | 月经不调肝俞、肾俞、慈俞、关元、惠来、三阴交、太冲、 | 痛经气海、惠来、名门、慈秀、兰克边、中都、地极、三阴交、水泉。 | 功能性子宫出血【/h/】舒歌、肝俞、脾俞、刺俞、雪海、白胤、大敦(单灸白胤、大敦或选一穴) | 更年期综合征【/h/】肾俞穴、慈秀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效果较好。 | 不孕不育关元、子宫、内湖、命门、慈绣、肾俞、三阴交、地极、久灸。 | 子宫脱垂百会、关元、气海枢、三阴交 | 缺奶钟山、如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 | 习惯性流产关元、肝俞、脾俞、命门,提前灸,过了流产期。 | 产后出血血海,大敦 | 白带多。齐海曙、慈秀、大举、关元、中极、地极、三阴交 | 子宫癌大椎、肾俞、慈秀、关元、惠来、朱滨、三阴交穴宜长期直接灸。 | ENT麦粒肿 | 天竺、风池穴、沈竹、肝俞、柏杨、太阳、曲池、合谷、内庭、祖临岐,此症多发,可连续施灸。 | 结膜炎【/h/】心俞、肝俞、桐梓寮、簕竹、曲池、足三里、足林穴,远处局部针灸。 | 角膜炎天竺、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 | 视力模糊孙、凤池、天竺、甘雨、合谷、养老、足三里、光明 | 视神经炎和萎缩眼睛亮亮的,球后面,含着泪,凤池,肝树,亮亮的,满是泪。 | 近视孙、、凤池、肝俞、足三里、光明 | 鼻炎上星、项英、凤池、凤门、曲池、手三里、合谷或舒菲。 | 中耳炎廷公、廷会、宜丰、神树、万古、少海、中柱、太西 | 耳鸣廷公、廷会、宜丰、神树、万古、少海、中柱、太西 | 咽炎大邱、阻尼器、大椎、飓风、任莹、赤泽、列确、少商(放血)、速效 | 盗汗百会、肝俞、阴血、后溪 | 呕吐体柱,上湾,内关,足三里 |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水、阴陵泉、三阴交。 | 腹痛上腹部:上脘、中脘、两脘、梁丘、足三里。 | 小腹:舒天、关元、内关、公孙。 | 哮喘大椎、舒菲、钟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 心悸内关、钟山、心俞、足三里 | 腰痛大高,肝舒,肾舒,磁疗,钟伟,成山 | 脚后跟痛蒲参,水泉,参麦,赵海,局部艾灸 | 便秘左腹结、舒天、神门、枳沟、大肠俞、足三里。 | 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
一般来说,女性的疾病都与肝脾肾有关。肝肾同源,脾主血,肝藏血,因为女人的病都与血有关。对于一些月经量少,或者绝经前没有月经的人来说,这和血海空虚有关,或者是肝藏血,不能储存在里面,肝血亏虚。另一种是脾主血。它不能控制血液。如果出现大出血或者血量特别大,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靠脾来调节了。这些疾病在一定意义上都与肾气有关。所以一般来说,如果调整的话,应该多调整肝脾肾。肝脾肾交汇处有一个穴位叫三阴交穴,所以很多妇科病的调理方法都可以从三阴交穴开始调理。 按病取穴见效快 基本上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炎症和妇科炎症。多用的穴位是小腹的气海、关元、中极穴。如果月经量少,可以在穴位加水。;水路;也就是出水渠道,官园两边。如果靠底部附件炎,盆腔炎,或者我们一般说的子宫炎、宫颈炎,可以配以中极三重阴道交合。这两个穴位也适用于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临床上我们遇到过很多患者。在这两个穴位艾灸后,效果很好,甚至有的起效很快,不容易复发。但是有个前提,等我好了我会继续做艾灸。 还有一种就是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量比较大。一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个点在脾经上,叫做白胤点。我们有一些例子。如果有功能性子宫出血,艾灸一两次可能就好了。可以艾条灸,也可以直接艾条灸,灸个两三壮就行了。艾灸,抽一会就好。
还有一种就是胎位转移。一般孕期慎用艾灸,尤其是腰骶部。但是改变胎位就是另一回事了。治疗胎位转移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是尹稚穴,现在医院甚至民间都在使用。艾灸至阴胎位。产后调理就是身体虚弱。一般来说,由于失血过多,可以加中脘、脾俞。 取穴思路是有规律的 妇科常用的穴位有背部的脾、肝、肾三个穴位,然后是气海、关元、中脘、三阴交,都是加进去的。至于用哪一个,只要你觉得哪个位置接近你的病就可以选择。选穴的标准很简单。一种是局部的,就是觉得哪里有病就选哪里的穴位。还有一个就是对应的穴位。比如我有宫颈炎,我可以取中极穴,还有背部的肾穴,加进去,再加三阴交。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规则。中极取于病变附近,中极属肾,故取肾之腧穴。在这条经络上,我再取远端的另一个穴位,就是三阴交穴。这是一种选穴思路。
我们来说说男科疾病。一般来说,男人有两种,一种是前列腺问题,一种是性功能障碍。前列腺问题可以用艾灸治疗。如果身体虚弱,气血虚弱,一般需要艾灸气海穴。一般情况下,关元和钟繇用的比较多。关元是性功能低下的人必备的艾灸。从量上来说,艾灸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