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月经期无论是提前还是推迟,或者不规律,一定是气血的问题。这个时候艾灸调理会更清晰!
月经是气血出了问题,艾灸可以调理气血?确实如此。但是没有办法直接调理气血,因为气血是靠人体,或者说主要是靠内脏。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气血才会正常。
月经失调
所以,调理月经气血,最重要的是梳理脏腑病因,找出哪个脏腑导致气血失调,我们就主要用艾灸来治疗。目前对女性经期影响最大的有两大器官,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肝脏。任何问题都会引起月经紊乱:
1.肾虚:肾精不足,肾气虚弱,会导致月经紊乱,通常月经周期推迟,量少,色暗,质薄,无血块。严重者会慢慢出现闭经,常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足跟痛、白带清稀,或阴道干涩,或失眠健忘、舌红或淡红、苔薄黄、脉沉弱。
2.肝郁:《傅青主女科》记载:女子月经时断时续,或前或后不规律。人以为气血亏虚,谁知是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气机失调,血积过多,血气无统,所以月经或前,或后,或不规律,或多或少颜色暗,有血块,胸胁胀满,休息好,经前乳房胀痛,或烦躁。
可能有人会问,两种情况都有吗?是啊!
中医自古以来就认为肝肾关系极其密切。他们是母子,肝是肾的儿子,肾是肝的母亲。肝郁则肾郁,气则不宣。所以往往肝肾都有问题。宜调理肝郁,即开肾郁,肝肾两郁。具体穴位如下:
肝郁灸穴:
1.肝俞
2.周期门
3.杨凌春天
4、太快,字里行间
肾虚艾灸穴位:
1.神树
2.杨凌春天
3.成山
4.太溪
5.太白
辩证配穴:
①提前月经(提前补肾)
匹配:脾俞、关元、三阴交、雪海。
②月经后期(延迟疏肝)
搭配:气海,回归,三阴交
③月经不调(肝肾都要补)。
匹配:关元,三阴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经前期,就要以健脾补血为主,同时补肾;如果月经推迟或迟发,要注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如果连续无规律,肝俞、通补循环灸。
根据她们的体质进行辩证艾灸,兼顾月经不调的配穴,可以做到月经不调的标本兼治。
艾灸方法:艾灸盒或艾条悬灸,逐步增加灸时间,腰腹部30-45分钟,四肢灸15分钟;20分钟,每周休息1-3天,逐渐习惯,自我感觉舒服。
月经不准时,还可以辅助按摩!
用艾灸按摩效果非常好。在调理月经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立竿见影,或者没时间艾灸的女性,退而求其次。也可以单独按摩调理月经不调。具体方法如下:;
1.月经初潮
(1)气虚
①取仰卧位,用手掌顺时针摩擦整个腹部5分钟,设置关元穴振动3分钟;然后用拇指腹端按摩雪海、阴陵泉和三阴交穴,各1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属用中指轻敲八休穴100次。
(2)血热
①取坐位,我先把右脚放在左膝上,把左小鱼际贴在右脚涌泉穴上,揉30次;然后将左脚放在右膝上,将右手大鱼际贴在左脚涌泉穴上,摩擦30次。
②取俯卧位,家属用手指揉擦八个穴位,2分钟;然后用拇指腹尖按摩大椎、命门、长强穴各2分钟。
2.月经后期
(1)冷凝固
①取仰卧位,家人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摩小腹,直至腹部有温热感;以肚脐为中心,双手分别推腹和腰,以热感为度。
②取侧卧位,家属用拇指尖按压双下肢三阴交穴2分钟,以局部酸痛为度。
(2)血虚
①取坐位,家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肩井穴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按压揉捏大椎穴2分钟。
②取仰卧位,家属用手指搓擦小腹及两侧腹股沟,直至皮肤变热。
③取俯卧位,家属用拇指腹端按摩阴门、委中、承山穴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