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话: 400-058-977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加盟案例

咨询电话:15668010727

化脓灸,灸疮色黑,风毒未尽。 [小本创业]

时间:2022-10-14 13:11:10   来源:爱灸堂

化脓灸就是对准孔穴,用艾火直接烧灼,造成轻重不同的烧伤、灸疮、流脓,以延长其作用而收效。由于在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亦称瘢痕灸。
【取穴】取穴以背腹腰股等肌肉丰厚与隐蔽之处为宜,取穴不宜太多,以1穴为最好,如两穴同取最好左右对称,最多不宜超过3穴。 【操作方法】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体,可随做随用。在灸处皮肤可略涂一点凡士林,使艾炷不易滚落,以烧完一炷为一壮(对于;壮;的解释,历来多数人认为是强壮与少壮之意,这是不正确的,壮;是;创;与;灼;的意思,一壮就是对人体进行了一烧灼,一次创伤)
【减痛】病人往往不能忍受艾炷灼烧时的疼痛,当艾炷燃烧过半时,疼痛最剧,此时可用手拍打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或在灸处附近抓搔以分散其注意力。一般只有在第一壮为最痛,以后各壮就可忍受了。 【壮数】首次均是以造成Ⅲ°烧伤,使灸处皮肤变为焦黑,四周皮肤向内收缩,出现车轮状皱纹为准,直接化脓灸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造成灸疮,只要造成灸疮,作用量已经到达,则不论是壮数多少,作用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具体应该灸多少穴,没有标准和定论。

化脓灸的禁忌

【灸疮】直接灸的作用,主要就是造成灸疮以形成慢性刺激,当灸疮形成之后,火的作用已不复存在。故直接化脓灸的发挥,灸疮是居于重要地位。以下几个环节,应当重视。 1、灸后保护 待灸壮完毕后,揩净灰烬,用干敷料覆盖,不用任何药物,待5~7天后,焦痂开始浮动脱落,有少量分泌物,可隔1~2天更换敷料,疮口周围用酒精或盐水棉球揩净,仍用干敷料覆盖。 如需继续在原处用原法加强焦痂尚未脱落时,则疼痛每极轻微,如焦痂已经脱落再行直接烧灼,痛感每不能忍受。可在疮面上放一姜片或蒜片,在直接灸基础上再用间接灸。灸后仍用干敷料覆盖保护。 2、促使发作 如果灸疮干燥,无分泌物渗出,古人称为;灸疮不发;,往往收效不大或无效。《资生经》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发,其病不愈。;古法有用葱煨、热熨,或用补气益血方剂。但终嫌费事。 (明〕高武云:;予尝灸三里各七壮,过数日不发再各灸二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各灸二壮遂发,亦在人以意取之,若顺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当尽也。;即如遇灸疮不发,可在原处再加添数壮。此法最为简捷可用。 3、清洗止痛 在灸疮发作后,偶可见有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古法常用鲜柏白皮、鲜柳白皮、当归、薤白、生地、黄芩、竹叶等药,选取一两味,煎汤熏洗。可参阅《外台》卷二十九疗灸疮及火疮诸方。 4、观察癜痕 灸疮愈合后所形成之瘢痕,也是观察疗效的一种标志,如果瘢痕起坚硬疙瘩或是呈现紫暗颜色,是说明病根未除,还要继续在原处施灸。 如果瘢痕颜色灰白,平坦柔软,就已达到治疗的要求。 《外台》卷十八曰:;候灸疮差后,瘢色赤白,平复如本,则风毒尽矣。若颜色青黑者,风毒未尽,仍灸勿止。;古人在这方面早已有过观察和说明。 5、适应症与效果 举凡全身各个系统之陈年痼疾与药物难以为力的病症几乎皆可使用化脓灸,有的病例可立即生效,各种症状即可轻减。但大多患者当时可无任何反应,等待灸疮发作、焦痂脱落、分泌物增加时,效果为最好,待5~6周后,灸疮开始干燥,效果也就有所减弱,如症状仍然存在,可在原处反复加强,持之以恒,以图巩固。

化脓灸是针对穴位,用艾火直接烧灼,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灸疮、流脓,从而延长其作用,达到效果。因为艾灸疮愈合后形成许多疤痕,所以又叫疤痕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