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专注26年
京东淘宝微信
全国免费专线:
400-058-9777
联系方式
掌握好人体穴位的药性,你将百病不侵!
所在位置:主页 > 公司新闻 >

掌握好人体穴位的药性,你将百病不侵!

  
 
  夫所谓穴义者,即各穴具有之主要特性也,知其性之所在,而后明其功用之特长。故研究针灸术者,不知穴之性质,亦犹讲求方剂,而不识其药性,药性既不之识,乌得谓为讲求方剂者哉?愿吾侪同志,凡研究经穴时,必首重乎性质,而推求其功用可也。
 
  穴义要旨
 
  第一节气类穴义
 
  中府—理肺利气
 
  云门—开胸降气
 
  尺泽—调肺气
 
  列缺—逐水利气
 
  鱼际—清热利气
 
  合谷—升气降气行气宣气
 
  曲池—行气
 
  肩髃—理肺舒气
 
  巨骨—开肺降逆气
 
  气户—利气
 
  天枢—调肠胃之气
 
  水道—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
 
  缺盆—开胸降气
 
  三里—升气降气调中气
 
  陷谷—调胃气
 
  隐白—升阳气
 
  公孙—运脾气
 
  三阴交—行气降气
 
  大包—行胸腹中诸气
 
  神门—除心内郁结之气
 
  攒竹—宣泄热气
 
  天柱—理气治气乱于头
 
  大杼—理气道
 
  复溜—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
 
  通谷—理五脏之乱气
 
  彧中—开胸降冲气
 
  俞府—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
 
  大陵—降心气除浊气
 
  劳宫—清热理气
 
  肩井—镇肝气降逆气
 
  阳陵泉—行气导浊
 
  大敦—泄肝气
 
  太冲—降气
 
  关元—驱腹中一切冷气
 
  气海—固元气振阳气凡一切气疾俱以此穴为主
 
  中脘—解郁气升清降浊利气
 
  膻中—升脾气降胃气
 
  天突—降气
 
  大椎—调和卫气
 
  上星—泻诸阳热气
 
  膏肓—补阳气
 
  圆形渐变分割线
 
  第二节血类穴义
 
  曲池—行血
 
  三里—清血养血行血补血
 
  隐白—止经血
 
  三阴交—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
 
  血海—调血
 
  膈俞—统理全身之血
 
  膈关—行血
 
  委中—清血
 
  承山—清热血
 
  昆仑—下血
 
  交信—调经血
 
  间使—行血
 
  阳陵泉—行血
 
  行间—行瘀破血结
 
  太冲—通经行瘀养血凉血
 
  曲泉—清血凉血养血
 
  中极—调经血止崩漏
 
  血海[2]—调血[3]
 
  承浆—宣通血脉
 
  大椎—散瘀血
 
  上星—止头部诸衄血
 
  圆形渐变分割线
 
  第三节虚类穴义
 
  太渊—润肺
 
  天枢—补虚损调经血
 
  三里—益胃补气血
 
  上廉—益胃
 
  解溪—益胃
 
  陷谷—益肝补胃
 
  隐白—补脾益气升阳
 
  公孙—补中运脾阳
 
  三阴交—补三阴壮阳益精生气血
 
  地机—补脾益阴精
 
  阴陵泉—补脾滋阴益气血固精
 
  神门—宁心神利气补阳
 
  肝俞—补肝调血
 
  肾俞—补肾益精
 
  膏肓俞—益气振阳
 
  涌泉—补肾益精滋阴
 
  然谷—益肾振阳
 
  太溪—益肾振阳滋阴
 
  照海—益肾阴
 
  水泉—益肾阴
 
  复溜—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
 
  交信—补肾滋阴
 
  阴谷—益肾阴
 
  大敦—益肾胃
 
  太冲—养肝血
 
  蠡沟—益肝
 
  曲泉—养肝补血
 
  章门—补五脏益气血
 
  曲骨—补真气益精
 
  中极—益精补气血
 
  关元—固下元益精气
 
  气海—补气振阳益肾精
 
  神阙—补气血益肾精
 
  中脘—振阳益胃补六腑
 
  圆形渐变分割线
 
  第四节实类穴义
 
  中府—泻胸膈
 
  尺泽—泻肺
 
  列缺—泻肺
 
  太渊—泻肺
 
  少商—泻肺
 
  天枢—通肠遂秽
 
  三里—泻胃降浊
 
  丰隆—泻胃折痰通大便
 
  太白—通肠逐秽
 
  公孙—泻脾
 
  商丘—泻脾
 
  阴陵泉—泻心
 
  神门—泻心
 
  少冲—泻心
 
  通里[5]—泻心
 
  腕骨—泻脾
 
  肺俞—泻肺
 
  然谷—泻肾
 
  太溪—泻肾
 
  照海—通肠逐秽
 
  水泉—通肠逐秽
 
  俞府—泻肺
 
  曲泽—泻心包络
 
  内关—泻心包络
 
  大陵—泻心包络
 
  劳宫—泻心包络
 
  中冲—泻心包络
 
  关冲—泻三焦
 
  外关—泻三焦
 
  支沟—泻三焦
 
  阳陵泉—泻胆通大便
 
  绝骨—泻胃降浊
 
  大敦—泻心
 
  行间—泻肝
 
  太冲—泻肝
 
  中封—泻肝
 
  蠡沟—泻肝
 
  章门—泻心
 
  中极—泻肾
 
  关元—泻膀胱
 
  中脘—泻腑导浊
 
  上脘—泻胸膈
 
  巨阙—泻胸膈
 
  膻中—泻胸膈
 
  天突—泻肺
 
  长强—通肠逐秽
 
  圆形渐变分割线
 
  第五节寒类穴义
 
  列缺—理肺寒
 
  曲池—行气血理手臂寒冷
 
  归来—治下元寒冷寒疝
 
  三里—治胃寒腹中寒冷
 
  厉兑—温下焦治足寒如冰
 
  隐白—温脾壮阳理中下寒
 
  公孙—理心腹寒
 
  三阴交—温中下焦治血寒及一切寒冷
 
  阴陵泉—温中焦理脾寒
 
  后溪—发表寒
 
  肾俞—温下焦治足寒冷
 
  然谷—温下元助肾火
 
  大敦—温肝暖下元治寒疝
 
  曲泉—理血寒及腹中寒
 
  章门—治脏寒横聚
 
  关元—温下焦暖子宫
 
  气海—温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
 
  中脘—温中暖腑治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
 
  膻中—理中焦治胸寒
 
  大椎—发表寒
 
  百会—为诸阳之首理头寒
 
  圆形渐变分割线
 
  第六节热类穴义
 
  中府—泻胸中热及身体烦热
 
  云门—清四肢热
 
  尺泽—清肺热
 
  鱼际—清肺热
 
  少商—清五脏热
 
  合谷—清气分及头面诸窍之热
 
  曲池—清气血表里及头面诸窍之热
 
  肩颙—清四肢热
 
  缺盆—清胸中之热
 
  天枢—清大肠热
 
  水道—清三焦膀胱胃中诸热
 
  气冲—清胃热
 
  三里—清胃热腑热
 
  上廉—清肠胃热
 
  下廉—清胃热
 
  丰隆—降肠胃热及痰热
 
  解溪—泻胃热
 
  三阴交—清血热平肝热
 
  通里—清心热
 
  神门—清心热
 
  少府—清心热
 
  后溪—清表热
 
  大杼—清胸中之热
 
  风门—清胸背之热
 
  肺俞—清肺热
 
  心俞—清五脏之热
 
  肝俞—清五脏之热
 
  脾俞—同上
 
  肾俞—同上
 
  魄户—同上
 
  魂门—同上
 
  意舍—同上
 
  志室—同上
 
  委中—出血清血热降大肠膀胱热
 
  然谷—清肾热
 
  曲泽—出血清血泻心热治暑热
 
  内关—清心包利六腑解心胸中之郁热
 
  大陵—清心胸热
 
  劳宫—清心膈热
 
  关冲—清三焦热
 
  支沟—清三焦热
 
  丝竹空—清头目热
 
  阳陵泉—清肝胆热
 
  悬钟—清三阳及脑热
 
  上脘—清心胃热
 
  大椎—清表热
 
  风府—清胸中之热
 
  百会—清头部热
 
  上星—清头目鼻中诸热
 
  金津—出血退心胃之热
 
  玉液—出血退心胃之热
 
  圆形渐变分割线
 
  第七节风类穴义
 
  尺泽—治四肢肿痛邪风
 
  列缺—搜麻痹风邪
 
  鱼际—理肾清肺扶正逐邪
 
  少商—治惊风喉风及一切风邪
 
  曲池—搜周身风邪
 
  肩颙—搜经络之风主周身四肢
 
  颊车—理口噤歪斜诸风邪
 
  地仓—理口噤歪斜诸风邪
 
  三里—搜四肢风邪
 
  三阴交—理周身四肢中风
 
  风门—治腰背诸风
 
  委中—治腰腿诸风
 
  昆仑—治风邪挛急
 
  然谷—治婴儿撮口脐风
 
  瘛脉—驱头面风邪
 
  风池—治头风外感风邪
 
  环跳—搜经络之风主四肢
 
  风市—治腰腿风邪
 
  阳陵泉—舒筋利节搜四肢风
 
  大敦—舒筋调肝祛邪
 
  太冲—治惊痫筋痹风邪
 
  膝关—治足膝诸风
 
  承浆—治口歪偏风
 
  风府—搜周身风尤治头风外感风邪
 
  百会—治暴中风头风
 
  囟会—治鼻寒头风
 
  水沟—治暴中风头面风邪
 
  八风—治腿脚风邪
 
  八邪—治手臂风邪
 
  圆形渐变分割线
 
  第八节湿类穴义
 
  曲池—行温
 
  阴市—祛湿
 
  犊鼻—祛湿
 
  三里—燥温祛湿
 
  上廉—祛湿燥湿
 
  下廉—祛湿
 
  伏兔—利温
 
  丰隆—祛寒湿
 
  三阴交—化湿行温
 
  委中—利温
 
  昆仑—行湿
 
  然谷—利温
 
  太溪—利湿
 
  复溜—清热化温
 
  内关—清热利温
 
  阳陵泉—清热
 
  悬钟—祛湿
 
  风市—利湿
 
  中脘—清热化湿
 
  [2]血海:原为气海据后表改。
 
  [3]调血:原为泻血,据后表及《中国针灸经穴学讲义》改。
 
  [5]通里:原为通星,穴名,据文义改。
 
  【艾灸虽然好也需要辩证,切记想当然的配穴施灸,以免造成伤害。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事半功倍。】